《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时间:2025-07-20 15:55:12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合集15篇)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合集1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1

“孤独也是一种能力”

孤独,可能是你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了。没错,孤独的感觉令人窒息,这是来自于我本人的亲身体验。对于一个二十多年来习惯了无人相伴的生活的我来说。孤独,真的是我所遇到的最糟糕的事了。那是一种胸口阵阵钝痛的孤寂感,是一种几近窒息的落寞感。我想尽办法,想要从这深不见底的黑暗中逃离。

周国平老师说过: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我还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正艰难的向着第二阶段前进,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达到第三阶段的境界,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安于孤独以至于享受孤独。

一个男人,是需要孤独的,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只能说明你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如果认为能够证明自己的魅力在于拥有多少朋友,有多么漂亮的女朋友,那么我们就真的还需要成长。一个真正优秀的男人一定是朴实无华,甚至是谨小慎微的,一定是一个孤独者,因为只有静才能生智,而不是急!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不去考虑它的意义”

人在这个世间走上一遭,要经历的有太多,在我看来苦难是远多于快乐的。但若你能够承受住巨大的痛苦而依旧笑对生活,那么你就定能感受到深层次的幸福。快乐只是肉体欢愉带来的直接感受,苦难也不过是具体事件带给肉体与心灵的直接刺痛。而幸福却是属于灵魂的,是一种能让你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的暖暖汪洋。

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的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在你认为一切春暖花开,阳光正好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击碎了你所期望的一切;又或许在你孤独流浪了很久很久之后,突然发现一个白衣飘飘,不染风尘的女子正在不远处默默的等待着你,那感觉就像浩劫余生,漂洋过海,终见陆地。

不要沉溺于过去,也不要幻想未来,不去考虑生活的意义,活在当下,享受此刻便好,且行且珍惜!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2

《一条狗的使命》,乍一看,以为是给小朋友看的,朋友介绍说这是喜剧,好吧,节日轻松一下。走进电影院,才知道我们大错特错。不知从哪个点开始,一众女人哭得稀里哗啦,纸巾派上大用场。无关乎悲剧,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敲打着心灵,感动着大家。对于我这种喜欢思考人生的人来说,这部电影让我顿时感到精神上的充盈。

朋友说这种高规格的电影倡导真善美。没错,电影的主线就是讲述阳光善良的男主人公从孩提时开始与一只小狗真挚而美好的感情。男主人公对小狗无条件的爱,小狗对男主人公单纯的爱,无不让人感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狗在几番轮回中对人类和自然始终充满善意,原来小狗是如此可爱的精灵啊,电影归来,看到街上的小狗顿时好感度倍增。

可是这部电影无不催促着我们进行深入的人生思考。电影开篇狗狗就提出一个哲学性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也就是活着的意义。看完电影,我们知道,对于它来讲,意义就是找到了这个想要爱护的人。结篇狗狗又告诉我们要活得开心、活在当下,是的,因为它再次找到了这个想要陪伴一生的人。

电影创作者构思巧妙,赋予狗狗几世轮回。对于一条可以轮回的狗狗,它可以活得简单而开心。而电影内外,我们人类终究躲不开两个议题——分离和永恒。

影片多次讲述生离与死别。男主人公与女友分手、小狗与自己心爱的小狗分离……然而产生集体泪奔效果的是,男主人公去上大学与一直相伴的小狗分开,后来小狗因暮年肾功能衰竭,即将离去,男主人公赶回来送别。近期读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书中几个故事也述说着离别。古往今来,这是人类难以逃脱的宿命,面对分离,我们又是何许的无可奈何。

正因为分离,人类努力追求着永恒。男主人公坚持单身,步入老年,终等到自己心爱的女孩,让人为之动容。更戳中泪点的是,狗狗历经几番轮回,早已变成另一条狗,但记忆犹在,最终回到两鬓斑白的男主人公身边。这让我想到另一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电影人们巧用奇思和妙想,让感情在电影中得以永恒。永恒太难,尤其在这个浮夸和速食的社会,可我们的人性深处还是无限向往着永恒……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3

主角在出生的时候选择了困难模式,当了一只狗。他被伊森收养,并且取名为贝利。

有一天贝利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还吃掉了伊森的父亲吉姆收藏的硬币。原本他想说:“你听我解释,真的是家具先动的手。”无奈伊森和吉姆外语不好,并没有听懂他说的什么。

不得不说吉姆完全就是和莫里亚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吉姆的扮演者卢克·科比

在吉姆邀请老板赴宴的当天晚上,贝利巧妙而完美地破坏了晚宴,导致吉姆失去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从此吉姆便判若两人,成为酗酒、家暴的怪叔叔,后来被赶出家门,完美演绎了“活得不如狗”系列。

有一天伊森带贝利去游乐场玩,认识了汉娜,身为单身狗的贝利神助攻促成了一段佳缘。

贝利的内心戏:虽然我的确是只狗,但是你们就可以理所应当地给我喂狗粮吗?

后来,伊森以全额奖学金考上了大学,他的好友托德为了表示庆祝,亲手点燃了伊森家的房子,伊森为了逃命从二楼跳下来从而摔断了腿。一夜之间就从运动健将变得下半身残疾,再也不能做一个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导致伊森无法面对这一切,于是和汉娜提出分手。回归单身的伊森不禁开始感谢生活,毕竟跳楼之后只摔断了腿,好在双手还可以正常使用。

而贝利眼看伊森和自己一样做了单身狗,于是感到十分高兴,然后他就高兴死了。

重生之后,贝利发现自己下面少了一坨肉,变成了母狗。他被一名警察收养,巧合的是,这位警察也是单身狗。然而单身狗的命运总是悲惨的,贝利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遭到枪击。生得光荣,死得伟大。身为铁血硬汉的警察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毕竟他不仅失去了爱人,这次连狗都没了,注定孤独一生的节奏。

第二次重生,贝利被黑人女孩玛雅收养。也许是因为五行缺肉,这次他虽然下体完好,可惜却四肢短小。后来他又神助攻玛雅,让玛雅告别了单身生活。眼看玛雅和丈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贝利再次感到十分高兴,然后他就高兴死了。

第三次重生,贝利不幸地被一对非爱犬人士收养,后来惨遭丢弃,于是他决定去寻找第一位主人伊森。后来还去找了已经年老的汉娜,恰好汉娜老年丧偶,伊森又多年未娶,于是他们愉快地组建了一个家庭。

……此处隐藏7583个字……抛弃,或是别的原因,但最终却难逃一个命运,即安乐死,导演通过这一片段的描述,以揭出人们的这一问题,同时告诉我们,收养比购买更为重要,它们也是生命,不仅仅是人们的宠物,更是我们的伙伴,朋友。这一点细节问题更让我感动,来唤醒我们的良知,责任。有一段心里活动如此道,“如果我可以让人们微笑,那就是我存在的意义”。狗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惨遭人们抛弃,人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不由发人深省。

电影分为六部分,悲喜交加,每一次全新的轮回都是全新的启程,五世轮回,看完后我恍若经历了五世,每一世都有喜有悲,结局却不可避免,沉浸在其中,我眼泪竟夺眶而出,故事里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心里甚是不平,回归现实,我深切的意识到人生仅有一世。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13

对本片导演唯一的印象还停留在许多年前看过的那部忠犬八公的故事,真是一颗重磅催泪弹。影片蓄谋一个多小时,最后才给你摆一道,让你一次哭个够哭到抽。这显然是最惯用的手法,把千万情绪汇聚到奇点再瞬间引爆。然而一条狗的使命却偏不这么干。

故事主要讲述了四条狗的一生,自然而然的把影片分成了四段,每次狗生都会由起点走到尽头。于是观众们需要经历多次伤心的离别。情绪一下子就被分割到了各个章节中去,保证了电影能够持续不断的输送情感暗示。而这四次狗生,萌宠类型各异,遭遇了各式各样的主人与生活环境,并在这些人生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成长的伴侣、感情的寄托、唯一的朋友等等。无论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电影就这么自然的打出一颗催泪弹,教你毫无防备的落泪。

然而一条狗的使命又不只是罗列四个狗生那么简单。看过云图的影迷或许对其中的生命轮回记忆犹新,本片就将其搬到了狗的身上,用他的转世投胎把每一次狗生联系到了一起。无论是贝利、艾莉、蒂诺还是巴蒂,他们具有同样的灵魂。而作为贝利时对小主人伊森感情颇深,即使数次转世仍旧恋恋不忘,于是阔别多年后偶遇曾经的女主人汉娜并最终凭借来自灵魂遥远的记忆回到伊森身边成为了电影最终的主线。当伊森认出巴蒂就是贝利的时候,影片不能免俗的来到了一个情感最高潮。不过只有转世当然不够,生命的轮回需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表现,因此曾经撮合汉娜和伊森偶遇的贝利再次帮助分别几十年的二人重逢并最终修成正果。

电影最巧妙的是用狗的主观视角和拟人化的狗的内心世界的表达,让观众们清晰见到了每时每刻宠物们心中在想些什么。这有点类似去年那部九条命里面猫的所思所想,成为全片大部分幽默的所在。毕竟当我们看到宠物们做出各种令我们不解的举动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希望搞明白他们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由于我们能够看到贝利的思想,当他变成母狗艾莉变成小短腿蒂诺的时候,他还是猎犬时候的意识和现实中躯体的差异引发出最多的笑声。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14

我终于明白了,首先要开心,只要有可能,就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狗的使命。 ——题记

狗狗的一生很短暂,一生最多可能只有十几年。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只狗,历经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身边。虽然有关于狗狗的电影有很多,但这部电影用同一条狗的四次生命轮回,从狗的角度看狗的百味狗生。虽然不知道狗狗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次生命的轮回,但我相信有。

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然而它们的世界就只有我们了。影片中的狗狗,有着前世的记忆,他总是在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狗的使命是什么。当他看到伊森不开心时,使命是逗他开心;当它成为警犬时,使命是抓坏人、救人;当他看到主人孤独时,使命就是陪着他。这只狗用它的几次轮回告诉我们,其实只要开心,活在当下就好了。珍惜每一天,珍惜遇到的每一个人。但影片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狗狗的世界一直围绕着主人,心情随着主人的喜怒哀乐变化着。

看过电影后,我对我家的狗狗有了重新的认识。电影没有夸张,那就是狗狗平时的生活,吃饭、打滚、咬东西、跑来跑去,每天都是期盼着主人的归来,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狗狗的动画片《爱宠大机密》,主人每天上班走后,狗狗在家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等主人回来,主人一回来就扑上去,陪主人玩耍。有时候,主人不在家,家里的狗狗还呼朋唤友,开派对,当然,动画片比较夸张,虽然不知道我不在家的时候我家狗狗在干什么,但我家的狗也是如此,每周回家,总要围着我又蹦又跳,真是发挥它鹿犬的特长。每次犯了错,我一说它,就好像能听懂似的,躲在我妈脚后面,真像一个孩子。其实我也没把它当作一只狗,因为有时候我感觉它什么都懂,看过电影后,我想,说不定我家豆丁也是经过几次轮回,说不定是我之前养过的乐乐、欢欢或者是娇娇,看着它的眼睛,我觉得我说的一切它都懂,它的世界和眼里只有我。

其实,像一只狗狗一样活着也挺好,不用想那么多,它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它的主人。我们也可以像狗狗一样活着,尽可能的帮助别人,爱别人,并且让人感受到爱,让过去过去,不畏惧将来,活在当下,开心就好。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15

汪星人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便把一条萌萌哒汪星人当成生日礼物送给我,我给它取名狮狮,我想那是我收到过的最棒的生日礼物。在陪伴我20年之久的狮狮离开我之际,伤心得不能自已,从此再也不敢养狗了,汪星人总是能很轻易地感动到我,一部《一条狗的使命》再次让我感触良多。

以前看过《忠犬八公》、《人狗奇缘》等电影,总能很吸引我,每次都感动地哭得稀里哗啦,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部《一条狗的使命》的时候,光是名字就已经让我按捺不住了,看完预告片就想马上到电影院看看,盼到电影上映便迫不及待地和嫂嫂买了票去看,电影讲述了主角汪星人贝利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不同的使命,最终回到最初的主人伊森身边的故事,这部剧不同于之前那些汪星人电影,给人很新颖的感觉,很轻松也很容易让人去接受它。在泪点之余饱含轻松愉快,萌点和笑点不仅体现在狗狗憨态可掬的形态中,还有通过汪星人的视角看人类的生活发出的种种感慨,特别是狗狗的内心独白十分有趣,电影刚开始它便独白自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结尾也阐明了汪星人的生活观:“活在当下,开心就好”。

贝利经历了好几种人生,贝利很会活在当下,不管命运给它安排的是怎么样的人生,它都会认真对待。贝利第一世的主人叫伊森,贝利一直都是伊森的守护神,从伊森很小的时候一直陪伴守护着他,直到它慢慢死去,在我还沉浸于悲伤之时电影马上又用重生的转折,一句滑稽的“我又回来了”马上又把人从伤心里带了出来。贝利有一世是警犬,最让我感动的是作为警犬的贝利,不畏艰险地帮助主人,最后英勇牺牲,那时候的贝利让人心疼也让人心生敬畏,最后一世贝利的主人是贫穷的青年男女,纵使他们给贝利提供的条件不好,贝利也很安于那个小院子,可命运总会给出这么多的考验,男主人讨厌贝利甚至把它扔掉,几经辗转贝利找到了第一个主人伊森,但伊森已经变成一个白发老头,贝利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伊森终于知道眼前的是自己的贝利,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此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深思——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也该问问自己。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