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飘》有感

时间:2025-07-20 15:54:24
读《飘》有感

读《飘》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飘》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飘》有感1

大学时就读过美国著名女作家米切尔的《飘》,如今又重温一遍,由衷感觉觉到亲切。“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是一种面对困难永不放弃,对于一切都充满希望的境界。这是斯佳丽最后说的一句话,也是文章的最后一句结尾,斯佳丽是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写《飘》里面的女主角。她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为了爱情,她可以突破传统的观念;为了亲情,她勇敢在逆境中重生;为了友情;她能够不惧任何困难。她的一生风光无限,却也有些悲伤的情节。

她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她一生嫁了三次,却都没有完美的结局。艾西利是她一直认为的白马王子,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艾西利是一个非常遵守传统的人,也很具有绅士风度。斯佳丽曾多次像他表白,可他始终没有爱上斯佳丽,也许,他认为斯佳丽太美丽,太骄傲,使他不能驾驭。却要与另一个女人(梅勒妮)结婚,梅勒妮倒是一个标准的妻子形象,至少在那个时代是这样认为的,她外表温柔娇小可人,让人总有一种冲动去保护她。这也是艾西利面对斯佳丽的美丽而一直没有背叛妻子的重要原因。同时,梅勒妮也是一位非常坚强、镇定、善良、善解人意的人,可亲可敬。面对北方军队的质问搜查,每一个人都不知所措,她却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下,组织大家共同应对困难。在军官的大声吓唬声中,她表现得那样泰然自若。她的勇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不仅是她的勇敢,还有她对朋友的宽容。当她听到谣言说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就是斯佳丽和艾西利在外面玩暧昧时,她并没有责备他们,因为她相信丈夫的.绅士风度,她也相信斯佳丽的为人。在梅勒妮的生日晚会上,每一个人都对斯佳丽投去鄙视憎恶的眼光,斯佳丽和艾西利面对她都很尴尬,她也没有借此大哭大闹,而是将两人拉在一起,打破了僵局。她知道,丈夫和他一样,把斯佳丽当作最好的朋友。也正是因为这种宽容,这种海纳百川的胸襟,让她守住了爱情,赢得了友情,获得了别人的尊敬。正如她死后,每一个人都那么伤心,巴特勒还甚至说梅勒妮是她这一生见过的真正勇敢地人,是他真正值得尊敬的人。那么在这部又名《乱世佳人》著作中,梅勒妮也算是其中一位佳人。

再说斯佳丽听到艾西利和梅勒妮结婚时,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以为艾西利是爱着她的,却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作妻子。为了平衡她的心态,也可以说是她认为的一种报复艾西利,冲动之下她嫁给了梅勒妮的弟弟查尔斯,这样她也能更多的引得艾西利的注意,因为毕竟也算一家人,也可以时常见面。但是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查尔斯不得不去参军,却不幸染病死去。斯佳丽并没有因为丈夫的死而难过,却因为在守孝期间,穿着太素而生气,因为不能去参加舞会而伤心。随着故事的发展,南北战争也在激烈的进行中,斯佳丽当时正在亚特兰大照顾那些受伤的病人,在那里,她也体现出了一种对朋友不离不弃之情。战乱中,许多人都逃到另一个地方避难去了,可是,梅勒妮却在此时临产,身边在无其他人,斯佳丽本想随着大家一起逃离这烽火连天的城市。但是当她想到梅勒妮危险可怜的处境时,她留了下来,这其中也是由于她曾经答应艾西利照顾梅勒妮,为了实现承诺,她不得不这样做。对于她那样一个贵族小姐来讲,可以说是历尽千辛终于使梅勒妮平安生下了孩子。斯佳丽对于朋友这种大无畏精神,也体现了她佳人的气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这样做呢,在自己发达后不忘记故友的也许都少了,更何况在困境中,自保都难了,还会管别人的死活吗?

当斯佳丽听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时,在巴特勒的帮助下,带着刚生完孩子的梅勒妮披荆斩棘终于回到了家,可生活在南方的斯佳丽的家桃瑞园,因为战争破坏而面目全非。母亲在照顾伤员时染病死去,父亲也变得神志不清,家中所有的钱财都被北方的军队搜走了,就只剩下一座空房子和两个仆人。斯佳丽在在悲痛过后,没有被困难打到,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带领着大家在逆境中重生。不管他们怎样节衣缩食,仍旧筹不到一大笔钱去支付高额的税收。为了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她又嫁给了自己妹妹苏安林的未婚夫弗兰克。可是好景不长,弗兰克在一次突击行动中死去。她又成了寡妇,还在还在服孝期间,她却答应嫁给巴特勒船长。她的这些举动,在那时人们的眼中都是不能接受的,但是,斯佳丽她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生活的开心就行。现在的我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虽然表面上说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实际上,在心里面把别人的评价当成了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以至于在生活中,总是活得那么累,明明可以不用去改变的,可是,因为某某说不好,不得不改变;明明不需要加以修饰的,却因为某某说太朴素,不得不大修边幅。

在这部著作中,最使我看好的也就是斯佳丽的第三次婚姻。她和巴特勒两人称得上叫作不是冤家不聚头,都有着骄傲的资本,斯佳丽因为美丽而骄傲,巴特勒则是因为自身的财产。虽然他也是一个风流的人,但是对于斯佳丽的爱,确是执着的。他苦苦的等待斯佳丽将艾西利忘记,在她经历了两次婚姻后,他以为斯佳丽已经把艾西利忘记了,而且他再也不能看到斯佳丽总是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于是他们在一起了,因为巴特勒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她的芳心。可是他错了,因为斯佳丽仍然想着艾西利,把幸福拒之于门外,却去追求得不到的幸福。当斯佳丽最后明白自己一直爱的是巴特勒时,为时已晚,因为巴特勒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下,心灰意冷,最终他选择了离开,所以最看好的一次婚姻也失败了。

引人深思的是,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不应当失去以后,才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把握。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一切都不会从头再来,因为时间的年轮只会一直向前。

读《飘》有感2

有一部电影,名叫《乱世佳人》,这部影片一举夺得10项奥斯卡大奖,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之首。而这部驰名中外的影片,就是根据《飘》这本小说改编的。

《飘》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她出生于亚特兰大市,曾获文学博士学位。1937年获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飘》是她短暂的一生中唯一一部作品。

《飘》这本书成功地塑造了赫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佐治亚州种植园主的社会圈子里的美女赫思嘉,听说自己的意中人卫希礼即将和媚兰结婚,倍受打击。一气之下,她答应了媚兰的'哥哥查理的求婚。但不到两个月,查理就在军中病故。不久,亚特兰大市被北军包围,赫思嘉带着刚生了孩子的媚兰逃回了老家。可是老家遭到北军洗劫,田园荒芜,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

思嘉为了筹到300美元的地产税款,不惜与亲妹妹的未婚夫甘扶澜结婚。后来,一个黑人抢劫了思嘉,甘扶澜同其他的三K党人聚在一起要为她报仇,北军派兵镇压,多亏船长白瑞德带他们转移才脱身,但甘扶澜却被打死了。思嘉第二次做了寡妇,白瑞德来向她求婚。婚后,赫思嘉仍念念不忘卫希礼。她的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出于真心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后来她才明白卫希礼儒弱无能,根本不能适应时代天翻地覆的变化,倒是白 ……此处隐藏11949个字……造,都不禁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快。

斯嘉丽作为在这个时代中出色的女性人物,是极其让我印象深刻的。

她乐观坚强、积极向上,为人处世雷厉风行、精明果断,有着美若天仙的容貌与魔鬼般妖艳的身材为众男性所倾慕。可越是受众男性的渴慕与追捧,她就也就越想得到艾希礼的注意,愈加疯狂地迷恋这个唯一拒绝她的男子。

出于对艾希礼迎娶梅勒妮的发泄,斯嘉丽嫁给了不爱的查尔斯,后来查尔斯在战场上不幸身亡。为了拯救身陷困境的塔拉庄园她不得不投入自己妹妹未婚夫的怀抱中去,以此经商赚钱。然而这两段并没有任何感情的婚姻并没有削弱斯嘉丽对爱恋艾希礼的执着,不顾一切地争取自己的爱情,哪怕彼此都束有婚姻的枷锁,她也要挣扎挣脱。在她的爱情观里,婚姻和爱情是可以独立的,是不受道德束缚的,是可以像无际草原上的马儿般疯狂奔放的。

富商白瑞德对斯嘉丽的爱恋最终动容了她,然而在他们的婚姻期间斯嘉丽对艾希礼的始终牵挂,从照片到梅勒妮的去世,斯嘉丽都迷惑在自己对艾希礼所谓的爱恋中,忽略了真正爱的,真正爱她的人。这一切的一切终究还是伤了白瑞德的心。当她从艾希礼的怀抱中走出,跑到迷雾中寻找白瑞德的影子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真正深爱的早已是白瑞德,自己亲爱的丈夫了啊!艾希礼在她心中的完美形象不过只是曾经在众多追求者之外的独树一帜的虚影罢了,“也许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样错误的迷恋就像气球带着她离真爱越来越远最终总会破灭。

于此,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你认为你所渴望、期待的美好远在天边,因此你想要不顾一切地去得到,却忽视了近在眼前的人和事。也许,有些执着是需要思考斟酌的。

斯嘉丽回到自己与白瑞德的家后,丈夫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斯嘉丽,让她和她心爱的艾希礼在一起。面对白瑞德的冷嘲热讽,斯嘉丽哭诉极力挽留白瑞德,告诉他自己才发觉的内心,然而白瑞德心意已决丝毫不为所动,带着自己受伤的心断然离开。望着渐渐消失在迷雾中的背影,回看身处的空荡荡的别墅,经历的种种不幸瞬间涌上斯嘉丽的脑海,失声痛哭。

值得欣慰的是,斯嘉丽不平凡的性格造就了她奇迹般的人生,注定焕发光芒。她在阶间清醒,重拾她对爱情的执着 ,决定回到塔拉庄园向着新的人生勇敢前进。好像所有心灵的创伤在斯嘉丽这个奇迹般的女人面前都是要被劈斩的荆棘,她要让白瑞德重新回到他身边。

于是,她对自己说:“还是留给明天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在她的爱情观里没有什么是不可挽回的,既然相互珍惜就一定能破镜重圆。其实回归现实,倘若人们能够如斯嘉丽面对爱情这般乐观,哪里会存在那么多的悲剧。

《飘》,是唯一一部让我认为震撼人心的欧洲爱情小说,其中反映的多种现实发人深思,令人醐醍灌顶,不愧是文学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于是,在任何事情面前我总能想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读《飘》有感15

读罢此文很难让人不思考什么是爱情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米切尔夫人也对什么是爱情做了极为深刻的诠释。文中的主人公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读这一厚厚的砖块的时候相信你也在思考:

斯佳丽真的爱阿希礼吗?

阿希礼爱玫兰妮吗?

阿希礼爱斯佳丽吗?

巴特勒到底是不是爱斯佳丽呢?

三者之间的爱是不是无可挑剔的呢?

当肉体的爱与精神上的爱分离时,一种爱的出轨算不算背叛呢?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没有爱的时候,两人的结合算不算一种欺骗,两人的分离算不算一种背叛?

一个人为生活所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这种行为是卑鄙呢还是高尚呢?

倘若她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那她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

如果她是高尚的,那这对他那无辜的丈夫是否公平呢?

这些问题一个个的跳出来,每一个看起来都是那么简单,可是真的要回答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这使得讨论这些问题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是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却反应了人类不同的爱情观,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斯佳丽真的爱阿希礼吗。这个问题贯穿这部小说的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女主人公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种植园主的`女儿,她并不关心什么国家大事,除非这些事情跟她切身相关。她的一生都围绕着生活、爱情这些主题。她一生追求她所钟爱的阿希礼,她一直都认为自己深爱着阿希礼,我们也慢慢地被她矢志不渝的专一所打动,也认为她真正爱的是阿希礼。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她突然的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巴特勒。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什么是爱情,反思着我们现实中种种的所谓爱情。如果说爱情是一种感觉,斯佳丽确实对阿希礼有感觉,并且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阿希礼的妻子玫兰妮去世。如果说爱情是一种责任,斯佳丽对阿希礼可谓是仁至义尽,她不仅把他的妻子和儿子从死神那里夺回来,给她们提供一个像样的家,而且还宁愿赔本,也要把自己的锯木厂交给阿希礼经营。如果说爱情是一种付出的,斯佳丽对阿希礼的付出肯定让许多自诩为情痴的女孩儿汗颜,她不仅放弃了自己骄傲的自尊,还出卖了自己幸福,并尽自己所能爱着阿希礼。如果这不能称之为爱情,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爱情呢? 可是这不是爱情。她对阿希礼确是有感觉,可是这种感觉最初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只是因为阿希礼并不跟其他帅男一样围着她转,从而她对阿希礼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及要征服他的虚荣。而这种感觉又被现实的战争所造成的分离所强化,让她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使她深信不疑的认为这就是爱。正如所有异地恋能天长地久的机制一样,距离产生了美,这种幻觉一旦形成,很难打破,因为除了时间来冲淡她的感觉之外,没有其他因素来破坏它,而时间却没有冲淡反而加深了她的思念。尤为重要的是她自认为深爱着阿希礼,可她又得不到他。得不到的东西往往给人产生美好的遐想,而这种遐想往往又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她就被自己精心编织的爱情谎言中欺骗着自己。正如作者所深入分析的那样,她并不爱阿希礼,如果她刚开始就得到了阿希礼,她会像踢掉其他男孩那样踢掉他。

斯佳丽在巴特勒的帮助下逃出将要被占的亚特兰大,并带着玫兰妮返回了塔拉庄园。战争结束后,昔日的南方庄园主过着的贫穷,挨饿的生活,斯佳丽也不例外。为了偿付高额的税款,在寻求巴特勒的帮助无果之后,无奈之下斯佳丽嫁给了其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开始了另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更好生活的渴求,斯佳丽不顾丈夫的反对购买了锯木厂,并跟其极为厌恶的北佬做生意。

后来为了给受惊吓的斯佳丽报仇,加入3K党的阿希礼和弗兰克带人袭击了贫民区,落入北佬的圈套,结果弗兰克被杀,斯佳丽再次守寡。一年后,斯佳丽同意巴特勒的求婚,两人结为连理。但是斯佳丽念念不忘阿希礼,无视所得的幸福。两人感情几经波折,尤其是两人之女因骑马夭折之后,巴特勒对他们的感情彻底失望,在玫兰妮死后,毅然决定离开斯佳丽。斯佳丽方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最后决定回塔拉庄园寻求力量,再追幸福。

斯佳丽的爱情经历确实是给我们热恋中的帅哥靓女们很多启迪和指导,爱还是不爱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读《飘》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