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技术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服装技术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服装技术工作总结1来厂部参加工作至今,现在在厂部担任机缝车间组长一职。
在工作中,我始终服从上级领导的一切安排,时刻不忘厂部多年来对我工作的信任,并给予我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带动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同事们一同完成厂部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在流水生产工作方面,我不断摸索实际操作经验,刻苦钻研,自行独立完成了一些总结经验,下面我就整理出一些经验,并作详细的汇报总结。
对于直开领很深及前领圈形状可任意变化的立领,应如何确定其领底线形状?
首先,我们给出三种不同深度和不同形状的前领圈形状,如图29-1所示。
现假定给每种前领圈分别配上三种不同造型的立领,并要求第一种立领的前段有较大一部分与前领圈重合,第二种立领的前段部分几乎不与领圈重合,第三种立领的造型则是介于前二者之间的一种造型。
很显然,这三种立领具有各自不同的领底线形状,那么,应该如何来确定这三种不同领底线的形状呢?
如果采用立领的独立裁剪制图方法来确定这三种领底线形状,那是很难办到的`。
如果采用立领依赖前衣身裁剪制图的方法,那就不难确定这三种领底线形状,如图29-2~4所示。
从图29-3和图29-4可以看到,当直开领较深或领圈不呈标准圆弧形时,应先作一个基型领圈,然后以其作为媒介,选择立领的转折点位置。
转折点越往上移,说明领与衣身近似处于同一平面的部分越多;转折点越往下移,说明领与衣身近似处于同一平面的部分越少。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当领圈为方角形时,可先将方角圆弧化,最后在由此而划出的立领领底线上确定相应的角点。如果转折点落在方角领圈的角点以上时,方角可不必圆弧化。
由此可充分说明,在应用的广度和精度方面,立领依赖前衣身制图的方法要比立领独立
以上是我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工作里总结出来的一些工艺技术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厂部的明天奋斗终生。
服装技术工作总结2本人李春红,20xx年参加工作至今,现在在厂部担任机缝车间主任一职。
在工作中我擅长女衬衫的制作,在女衬衫的制作中我总结了不少的工艺经验,以下就是我对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做的总结汇报。
衬衫的缝制工艺
一、女衬衫的工艺流程
做缝制标记→收省→烫门里襟挂面、烫省→缝后肩缝→做领→装领→做袖袖克夹→装袖、缝合摆缝和袖底缝→装袖克夹→卷底边→锁眼→钉钮→整烫。
二、收省
1、缉胸省,后肩省要对准上、下层眼力标记正面相叠,由于靠近领圈的一条省缝丝绺比较直,而靠近袖窿的一条省缝丝绺处比较斜,所以缉对要将丝绺比较直的省缝放在上面缉。
2、胸省右片由上缉下,左片自下缉上:肩省左由上缉下,右片由下缉上,省尖缉尖,两片长短一致省尖处留线头0.4cm打造后剪短。
三、烫门里襟挂面,烫省
1、烫门里襟挂面,门襟挂面宽窄按眼刀,从上向下烫。
2、烫省,从肩头省根向省头烫,胸省缝向门襟方向烫倒后省向背中方向烫倒,尖部位的胖形要烫散,不可有折裥现象。
四、缝合肩缝
后片省处要归拢,前衣片胸省处要拔宽,前后片肩头正面相叠,前片放上面,两省缝对齐,省缝均朝领圈方向坐倒,缉线1cm,然后拷边。
五、做领
1、领面比领生略放大,领面,领生丝绺一致,拼领面、领里的后领中缝,缉线0.6cm,拼好后烫分开缝。(如放一般薄布衬,衬头丝绺与领面,领里一致,用搭缉法拼中缝)。
2、粘衬领角处修去粘上领面。
3、领面领角处稍归拔,使角有窝势,自然向里卷曲,与领里正面相叠,后领中缝对准,可在外口毛边用少许薄浆粘合,烫平、缉线0.8cm,或按粘衬上的条线标记缉线,注意领角处不可缺针或过针。
4、将缝头剪窄、剪齐,使领边沿平薄容易汤煞。按缉线把缝头向领衬一边扣倒,边烫边折转,对于难以烫煞的衣料,可以稍蘸一些水在缝边上,熨烫定型,领角折尖,(折比较尖的角OF在领角尖端涂少许门浆糊,再熨烫粘住)两角对称一致,然后翻出领头,领角要翻足。
六、装领
1、上领。把挂面按止口折转,领头夹中间,对准叠门眼刀,领脚与领圈缝头对齐,从在襟开始缝0.6cm,缉至距离挂面里口1cm处,上下五层剪眼力,眼力深处不能超过0.6cm,不要剪断线,然后把挂面和领面翻起,领里和领圈要平齐,继续缉线,后领中缝与后将中线对准在左右肩缝向后身坐倒,左、右眼力相距一致,领圈不能缉还或归拢,如领子略大于领圈,只需在领圈直丝处稍稍拉伸,但斜丝处不能拉伸。
2、压领,先把挂面翻正,叠门翻出,领面下口扣转0.6cm扣光后的领面盖将第一道上领缉线,注意领面要留外有里外匀窝势,从眼刀部位开始缉线,不要缉牢领里,由于领面是斜料,缉线时要拉紧下层,推送上层,使上下保持松紧一致,左右肩缝和背中线不能偏,防止领面不平或起连。
七、做袖子
1、缉袖衩,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①将袖衩一边缝头扣转0.6cm。
②袖衩的另一边正下与袖衩反面相叠,放齐、缉线0.6cm,开衩转弯处袖子缝头0.3cm,在转弯处不可打裥或毛出。
③将袖衩翻转,在袖子正面将扣光毛缝的被衩一边盖过第一道线,缉袖又止口0.1cm,注意不能缉住反面袖衩,不能起连。
方法二:
①将袖衩缝头都扣转0.6cm,然后对折,衩里比衩面略放出0.05至0.1cm。
②将袖子衩口夹进袖衩正面压缉0.1cm止口。
2、封袖衩,袖子沿衩口正面对折,袖口平齐,袖衩摆平,袖衩转弯处向袖衩外上斜下1cm,缉来回针三道。
八、袖口抽细裥与袖山头抽吃势
1、用较稀针距在需要抽线的部位沿边缉线,缉线不要超过缝头,因此缉线一般不折掉。
2、为便于纽裥的固定,袖口抽纽裥可用双线抽裥。
3、袖山头抽线。一般薄料的袖山头不用抽线,厚料的袖山头采用抽线,在山头眼刀左右一段横丝绺略少抽些,斜丝绺部位抽拢稍多些,山头向下一段少抽,袖底部位可不抽线。
4、在缉线的同时,可以用右手食指低住压脚后端的袖片,使之形成袖山头吃势,再根据需要用手稠节一下各部位吃势的份量。
5、另一种抽细裥的简便方法很实用,只 ……此处隐藏11703个字……设计就是充分考虑上述的条件的各个要素,特别是材料等要素有机的结合,汇总,要设计的服装。为什么在总结的一开始,我不断强调人体知识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技术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困惑了我很长时间。1.袖子、运动或造型。2.牛仔裤、运动和合体的.关系,最终的根源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人体这一重要的静态、动态因素。
在工作中遇到的1.袖子问题的活动量的不够,2.袖型不够显瘦偏后。原因是对手臂自然下垂的形状的误区。1.袖子的活动与服装的整体关
系。前后袖笼肩1/3是衣服的贴合部份,以下部份是需要考虑活动量的。2.肘关节处弯曲产生的活动量,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要先了解下袖子自然下垂的问题,一.上肢与体型的关系。二.视觉上的问题。三.与运动关系。
1. 上肢与体型的关系,人的体型一般分为反身体型和弓身体型这两种体型中根本区别在于手臂根的位置不同,反身体型靠背侧,弓身体型靠胸侧,确定里袖子下垂状态,主要是手腕与体干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大腿前侧和手腕前端的距离,这是最清楚也是最实用的标志。
2.视觉上的问题,如果袖子平行于垂直方向安装,袖子会看起来会偏后,这是常见的的问题,裸露上肢即同样下垂状态,看起来并不如袖子那样偏后。这是因为上肢有曲势这一现象有必要把袖子“前 装”(袖子靠向大腿部前侧,以避免这种错觉)
3.与运动功能的关系,从上肢带和上肢的结构看。袖子的运动范围分为两个部分考虑1.排除阻碍,上肢向前方活动的因素。
2.增加后袖肘的长度或减短前肘的长度满足于肘关节袋运动,从而达到松量均匀,衣身平衡。
调节具有美,功能又具有运动的袖子必须是由前面解阻,后面袖山弧度鼓起的曲线所构成的,袖子的安装角度和袖子的修正,正好运用这一原理。(见表:所示)
二.牛仔裤的合体和运动量的解决 1.合体牛仔裤的材料选择需要微弹面料,才能塑造具有美和舒适的板型。 2.臀围尺寸比M码正常臀围-1-2cm(根据面料而定) 3.调节开角度,满足运动量(牛仔裤的开角度最大,活动量也最大) 4.侧缝重心位置的准确性(决定裤子是否具有美的效果,及裤子穿起后是否平稳)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 5.开角度调整。一.增加前后困势,二.挺缝线侧移,从而满足人体活动量达到满意的活动量。 无论解决服装的什么问题都不能孤立的看待问题,要用整体观察的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服装的核心的核心是人,千万不要脱离人的轨道,会导致技术脱轨,达不到消费者真正满意的产品,也就没有完成技术的目的。
陈发
20xx-1-21
服装技术工作总结14本人贾广香,1992年来厂部参加工作至今,现在在厂部技术科从事样衣制作工作。
在技术科这些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服装制作方面的工艺技能,通过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提高,进而更好地为厂部工作。
在工作中,我对口袋的功能、种类原理及工艺钻研已久,对其工艺尤为精通。下面我就把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口袋的工艺分类总结如下。
口袋的工艺分类内容一、口袋简介二、口袋的功能三、衣袋的种类原理
一、口袋简介
1、定义
是服装的一个设计小节,可作装饰与盛物之用
2、款式衬衫明贴袋西装手巾袋/D袋西裤斜插袋唇袋其他
二、口袋的'功能
1、实用性:服装的实际功能盛物:钱包、记事本等,如西装内袋位置:实用方便大小:适中
2、装饰性:作为服装的一个设计小节位置:据款式需要,如袖臂袋、后背袋大小:据款式需要
3、综合性实用与装饰效果如衣服胸袋
三、衣袋的分类原理
1、明贴袋/patchpocket
一块原身或其它色布袋布直接置于衣服上面,如衬衫明贴袋、牛仔裤后袋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尖形、圆形等袋花与切驳图形:据款式需要袋口处理卷边/还口袋口贴/捆条附加袋盖原身袋盖夹里处理
2、缝骨袋/SeamPocket
袋口位于缝骨处,袋布位于衣服内如西裤直插袋、牛仔缝骨袋位置:
横向,如牛仔上衣胸袋、直向,如西裤直插袋斜向,如西裤斜插袋、前弯袋、曲尺袋袋口处理原身出贴,如西裤贴衬处理,如牛仔袋布直接处理,如牛仔3、切割袋/挖袋/weltpocket在服装中切一开口作为袋口,然后通过工艺方式处理袋口位,并将袋布置于衣服里面位置横向,如西服唇袋、D袋等直向,如夹克直插袋斜向,如夹克斜插袋袋口处理包边、捆条效果以上总结,对于那些刚刚从事服装流水生产工作的新员工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做口袋流水的机工,熟悉各类服装中的口袋,是最基本的工艺知识。只有熟悉,才会去学习怎么去做。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己的工艺技术水平,认真工作,把每一件经手的样衣都做的尽可能严谨,让厂部放心,让客户满意。
服装技术工作总结15本人王来凤,1996年来厂部参加工作,现在在厂部担任机缝车间组长一职。
在多年的服装缝制工作中,我不断的总结各种经验,下面我就逐一进行汇报总结。
圆装袖与套肩袖相比较,哪一种平面分解合理?
根据画法几何的性质,对任何一个几何体,两个曲面的交线是该几何体表面最理想的平面展开线。
人体的腋围线可近似地看作是手臂表面与上身表面相交所得的公共线(即交线),因此,腋围线必定是人体表面最理想的平面展开线,反映在服装结构图中,就是衣身的袖笼线和袖山头弧线。这种服装的展开结构称为圆装袖结构。
与此相比,如果按图中,49-1所示的.分解线作为人体表面的平面展开线,则这种分解方法就不如前一种分解方法合理。
因为,在它的展开线中,AB(包括后背的一段)并不是两个曲面的交线。这种服装的展开结构称为套肩袖结构。
人们为什么选择圆装袖结构而不选择套肩袖结构作为上装的基型(或原型),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袖笼在肩缝点的切线与前肩缝夹角应小于90度?而与后肩缝的夹角应大于90度?
许多裁剪书上都指出袖笼在肩缝点的切线与前、后肩缝都必须保持直角即90度角,如图54-1所示。
一般来说,这是无可否定的。但严格地说这样的处理还不尽完美。因为,首先是人体的手臂在腋围处向前运动的机会要远远地多于向后运动的机会其次,是人体背阔总是大于胸阔,从而使腋围线上半部所在的平面略向前偏斜。
所以,我们有理由断定,袖笼在肩缝点的切线与前、后肩缝的夹角分别小于90度和大于度。
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明,该切线与前肩缝保持85度、与后肩缝保持95度为最恰当,如图54-2所示。
这种处理方法对于结构严谨的上装尤其适用。
以上是我多年来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总结,在过去的流水生产工作里均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也成绩已成为过去式,未来式对我来说要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认真工作,勤奋学习,与同事们一同努力完成厂部每天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来报答厂部多年来对我的栽培与信任。
文档为doc格式